二零零二年十月三日
内地将成为全球最大之已发展经济体系
最新一期《恒生经济月报》指出,中国必须透过发展本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由一个加工代理人,逐步提升为生产本身产品的国家。
月报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内地必须倚赖内部需求来推动增长,以及凭着本身的技术与原料,发展面向本土市场、拥有自己品牌的产品。
内地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加工制造中心。由于国家推行开放政策,以及劳工成本具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在国内的制造业。
然而,月报认为,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长远而言,出口加工业不可能成为中国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月报说,出口加工业只是达至加快技术转移及累积财富的一项手段。
月报指出,中国正朝向成为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已发展经济体系发展。
中国的内陆省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在发展防卫及航天工业的基础研究上,亦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月报说,善用本身的天然资源及将防卫与航天科技应用到民间工业上,肯定有助中国在增值链上跃进。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内地沿海省市的加工及装嵌工业发展蓬勃。加工出口占二零零一年全国出口百分之五十五。
时至今天,不少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名牌都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加工制造业亦大大提高了劳动人口的入息及生活水平。
在可见的将来,加工贸易或将继续成为内地出口的主要增长环节。
出口加工业不但为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亦有助引入外资及技术,并对内地出口加工区的扩展以及产品的多元化,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一九九七至二零零零年间,投入内地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超过一千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六十。
外资企业的出口占内地出口总值的比例由一九九三年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五,上升几乎一倍至二零零一年的百分之五十。
来自外资的技术转移令内地有能力以较高的技术制造日趋精巧的产品。在二零零一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占出口总值百分之三十五,远高于一九八六年百分之三点五的比率。
凭着外资转移的技术,内地已出现不少优质的本土品牌,尤其是家庭用品方面的;其中一些更已进军海外的市场。
内地的出口表现最近避过了美国的经济衰退及全球经济放缓。二零零一年全球处于经济困境,但中国的出口却上升百分之六点八;今年的出口表现更胜去年,在首八个月录得百分之十七点五的增幅。
目前,在全球制造业的出口中,中国内地占逾百分之五的份额;今年,中国或可超越法国,成为全球第四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
出口急增的直接效果,是贸易盈余不断上升,进而令过去十年的外汇储备急速累积。现时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二千五百三十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
-完-
|